主页 > 会计回车巷人才网

已计提减值准备?

259 2023-09-19 07:22

一、已计提减值准备?

首先,没有补提折旧这种说法(除非实务中可以做做)

其次,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不能转回。

最后,根据现行准则,直接按又恢复使用的账面价值,从此时再估计的未来使用年限,残值,计提折旧。

但是以上原则仅限于“固定资产”一般情况,但是如果是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则要考虑费用资本化得问题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待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

二、计提商誉减值利弊?

其减值利弊:商誉减值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上市公司追逐市场热点、炒概念、做高股价,而高溢价收购导致商誉不断膨胀,无法达到预期收益,从而出现业绩下滑的情况,对股价带来不好的影响。

三、什么是计提减值?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指资产未来可能流入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低于该资产现有的账面价值,而在会计上对资产的减值情况进行确认、计量。

会计上的账面价值处于谨慎原则,一般在每年年底会根据市场价值重新评估账面的资产是否有减值情况,例如你手上有一个之前花了5块钱买的苹果,但是市场上现在卖4块了,那你现在账面上就没反映出苹果已经跌价了,所以要计提1块钱的减值准备

四、减值准备计提标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相关规定,可以分别采用单笔减值测试和组合减值测试方法计提贷款减值准备。

  单笔减值测试:通过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模型逐笔对贷款进行减值测试,按测算结果计提减值准备;

  组合减值测试方法:通过运用迁徙矩阵模型将具有相似特征的贷款作为一个整体,在分析贷款评级的变动及损失的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对贷款组合计提减值准备。

贷款减值准备计提范围

  一、根据《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相关规定,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包括:有客观证据表明发生减值损失的贷款;贷款发生减值的证据虽未识别,但未来有可能发生损失的。另外,对于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者某一类贷款可能发生损失的贷款计提特种准备。

  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相关规定,贷款发生了减值,如果是有客观证据可以证明的,则应计提减值准备。而对于没有客观证据证明贷款已发生减值的,都不应计提减值准备。

五、计提减值准备怎么算?

1、计算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确定,适合《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一一公允价值计量》。2、计算确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对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确定,不适合《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一一公允价值计量》。因为企业计算的现金流量,并不是按照市场参与者角度计算确定的现金流量。3、企业应比较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取其较高者作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4、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六、信用减值损失怎么计提?

信用减值损失是损溢类睡,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计算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如果该预期信用损失大于该工具当前减值准备的账面金额,企业应当将其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借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根据金融工具的种类,贷记 “坏账准备”等科目。

七、什么是计提商誉减值?

商誉,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因为商誉每年都要进行减值计提,如果你的商誉发生减值,就要计提,所谓减值就是说你的市场价值有没有减少,降低?如果要是有的话,就计提

八、减值准备从哪里计提?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减值准备从固定资产中计提。

固定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时,其可收回金额相比账面价值要低的前提下,企业应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其中减记的金额应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的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九、计提,商誉,减值,什么,意思?

商誉减值是指对企业在合并中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后,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商誉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是指企业获取正常盈利水平以上收益(即超额收益)的一种能力,是企业未来实现的超额收益的现值。具体处理方法可以通过链接进行详细了解商誉减值的处理

十、什么是商誉计提减值?

计提商誉减值,一般出现在公司收购时,是指企业收购方较公司市值多花的钱,再从公司利润中抵消,导致公司账面利润减少。

商誉减值被业内人士形容为一个“地雷”,增加了公司的审查风险,可能导致集体爆发。如果想延缓计提商誉减值地雷爆发,可以采用摊销方式进行后续计量,以化解这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