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回车巷人才网

中学教育基本理念?

112 2024-12-30 00:36

一、中学教育基本理念?

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

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二、于永正的教育理念

于老师的“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教学特色,对于永正教学观的研究达到又一新高度。“五重”教学的提出,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语文教育的一次回归,标志着于永正老师语文教学艺术风格的成熟和进一步完善。

三本:

一、以学生为本:一以贯之的教学特色。

“以学生为本”是于永正一以贯之的教学特色。于老师认为,学生的身心尚处于发展过程中,并且其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不可低估;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有着跟成人不同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于老师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为学生提高充分的发展空间,追求与学生学习规律的一致性,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还学生以主动学习的地位,并重视学习过程中体验和自由个性的实现,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积极学习、能动发展的过程。

二、以读书为本:语文规律的顺应和遵循。

于老师认为读和背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汉语言文字有很强的模糊性,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直觉的感悟比理性的逻辑思维更加重要。“训练任何一种语文能力,都离不开读。读,它本身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方法——一种学习语文的根本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要加强读的训练”。于老师认为,读书是一种需要。这种需要从四个方面去理解:读是理解课文和培养阅读能力的需要,读是培养语感的需要,读是识记的需要,读是培养认真阅读习惯的需要。于老师一方面善于激励,一方面严格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通过反复实践就能逐渐养成。于老师还提出读书要注意要有目的性,带着问题去读、去思,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书。

三、以创新为本:语文创新的教育观。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建立在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上的,于老师提倡“创新”主要表现在:教学 中鼓励学生应用想象力,以增进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学习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时间;尤其注意为学生创设自由、民主、和谐的情境和氛围;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表达并能容忍不同意见,不急于下结论。于老师认为实施语文创新教育要善于展现学生的特长,顺其自然,因材施教,促使特长的发挥和发展。实施语文创新教育,还要鼓励学生虚心倾听成人对作品的评价和结论,要鼓励他们敢于质疑,有好奇心,求知欲,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说有创意的话,写有创意的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五重:

一、重情趣:认识发展必须有良好情感的参与。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情感对人的认知会产生影响,教学过程同时也是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有良好的情感参与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重情”这点上,于老师认为教师要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要有情。这里面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关注教材,二是关注学生。课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重趣”就是课上得有趣味,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于老师专门强调:“不要以为热热闹闹才算有趣,带上头饰表演表演、做个课件展示展示才算有趣。这样理解就浅了。”首先是钻研好教材,其次是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使其有新异性.“少些理性,多些情趣”是于老师教育的座右铭之一。

二、重感悟:遵循汉语言“重意合”的特点。

于老师对“重感悟”是这样分析的:要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去领会。它是对繁琐分析、先生讲学生听、一问到底的教学状况的否定。它的指导思想是尊重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尊重学习语文的规律。悟什么?悟其义,还要悟其情,悟其法。怎样悟?一个字:读。一边读一边想。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情要在读中悟,理要在读中悟,法也要在读中悟”。于老师说:“任何感悟都是有度的,是在不经意中的,因人而异的,我们应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不应该也不可能只有一个答案,一个结论,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

三、重积累:学习是不断积累的过程。

于老师把重视积累放在重要的位置,他说:“我说的积累,不仅是语言的积累,还有生活的积累和感受的积累。这三者缺少了任何一点,都学不好语文。”语言的积累要注意教学中重视读与背,要按照语文的规律教学。对“不必解”的东西,于老师坚决做到“不饶舌”,对那些小学生目前还“不可解”,于老师强调“粗枝大意”,先“吞咽”后“反刍”,对那些对学生一生都能用得着的东西,不但要求熟记,而且要想办法让他们记得会记得牢,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好底子。语言的积累还要重视课外阅读、做读书笔记。为了加强生活和感受的积累,于老师经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带到博物馆去,带到军营、工厂去,经常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学生生活丰富了,感受自然增多了。

四、重迁移: 迁移的运用是学语文的最高层次和最后归宿。

于老师强调的迁移主要指读的迁移和写的迁移。读的迁移就是由课内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用语文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和形成的感悟能力去读课外书、读报纸、杂志。这样做,一来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二来能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语言,丰富自己的感受,从而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于老师的做法是对学生号召、示范、检查、鼓励,要“四管齐下”缺一不可。对于学生读课外书,于老师特别善于引导,他还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在书上做记号,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提纲挈领的能力。于老师还重视读写结合,重视写的训练。于老师说:“迁移运用是学语文的最高层次和最后归宿,语文教学不能把孩子教死,要少做题,多读书。要让孩子读出灵性来,读出悟性来,读出童真来。”

五、重习惯:养成良好习惯,健全学生人格。

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于老师认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为重要。他说“教学的最大成功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于老师说的习惯包括两点,一是学习习惯,二是运用语言的习惯。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是养成的,不是说教出来的,在大量的实践中尝到了甜头,有了甜头就会产生兴趣,有了兴趣,便自觉地去做。运用语言文字,说到底是一种习惯,习惯成自然,一旦达到自然的程度,就意味着成功。

三、中学教育理念及实施?

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杨九俊认为,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教育理念,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所有的教育是围绕着人展开、建构,且评价十分多元。”唐江澎说,发黄的照片不仅显示着学校久远的历史,更能从中感知到育人的温度。透过这些照片,我们获得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历史性启发。

下午第八、第九节课,省锡中的操场上、专业场馆里,一个年级的几百名学生都动起来了,他们选择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在省锡中,包括高三年级的学生在内,每天保证有一节体育课。学校还根据学生需求,在传统运动课程以外,增设了游泳、击剑、跆拳道、自由搏击、瑜伽、太极等16个运动项目。击剑馆和游泳馆等运动场地向社会开放、共享,学校不收租金,但要求租用场地的专业培训机构给学校提供课程服务,这就解决了各个运动项目的专业师资问题。

四、衡水中学教育理念?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幸福负责;“教学的基本目标 ”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教学的过程”是通过大量的基本事实,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诱导学生全身心参与,甚至让学生重新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

“教师(媒体)的作用”是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教学的高度”是“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五、中学老师的教育理念?

理念之一:“学生为本”

按照《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的“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能总结、反思,改变教法,由习惯于批量生产形成的固定课堂模式,转型为以满足个性需求的分类意识,尊重学生人格,启迪心智,改教为育,变单纯教授知识为既传授知识也传播探究、创造的方法。

在尊重学生人格基础上,信任他们、鼓励他们、挖掘他们内在潜能,诱发他们学习动力,调动他们学习兴趣,完成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对自己、对家庭、对祖国的意义,让学习成为学生自然本能的行为流露。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高素质的劳动者、拔尖创新人才。

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对每一个学生深入了解,包括:知识基础、生活习惯、个性脾气、兴趣爱好、结交人群、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个人优势等等,有针对性,有层次性,要有育人理念与本领。

理念之二:“师德为先”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的“师德为先”,首先对老师在理念上要求:有理想,有职业道德,有准确的价值观,爱自己的事业;其次在行为上能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有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只有这样,才会尊重学生、对学生有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才能做好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与学生共享生命历程。

理念之三:“能力为重”

这里的能力指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明确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不但要教书育人,并且还要用自身形象影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自身拥有育人能力,才能培育好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使学生成人,必须把学到的知识能运用于实际。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对具体教学工作的能力要求,特别强调要“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找到新意、找到乐趣、找到灵感,才能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才能为学生“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能找到不足、找到短板、找到漏洞,才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让他们成材。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要求对学生的成长规律进行研究,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了解他们的个性形成过程,提供合适的教育,促进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教师要做好真正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让学生今后能够走上成功之路。

当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三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就能使学生真正成人、成材、成功。

理念之四:“终身学习”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终身学习”理念要求有三点:一是学习国内外先进教育理论、经验和做法;二是学习新鲜知识及注重文化含量;三是秉持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成为终身学习典范。

作为教师,要终身学习的观点,向大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学习《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可以体会到《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是健全中学教师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从整体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对中学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具有科学有效的指导作用,对教师的观念、知识、行为等提出明确要求,教师按照这些要求,不仅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也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突出了师德为先,要求教师要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要求教师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促进每个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强调实践能力,要求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体现时代特点,要求教师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六、中学化学先进教育理念?

1、教师应正确理解绿色化学的教学理念

教师既是教学的教导者,又是教学的引导者,其作用和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而对学生进行高效的化学实验教学就在于教师。只要教师认真细致地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学生就能更加顺利、安全地进行实验,教师的对待、操作方法就会在学生中体现出来。

教师应正确理解绿色化学教学理念,并将其贯彻于化学实验教学中,加深学生对绿色化学的认识,引导学生将相关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化学实验操作。

2、化学实验挖掘出渗透绿色化学教学理念的要点

要想把绿色化学教学理念渗透到化学实验中去,教师必然对化学实验有很强的控制力,然后从化学实验中挖掘出适合渗透绿色化学教学理念的点,让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对它形成深刻的理解,并加以贯彻。

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前,可先制定化学实验操作计划,列出具体实验所涉及的环节和细节,并科学合理地融入绿色化学教学理念,这样,在学生化学实验操作前、中、后期,都能有条理地进行指导,使学生了解绿色化学对自己、对化学实验室、对社会的重要性,在自己的心中种下一颗绿色化学的种子。

例如在高中化学实验操作中,学生进行具体的实验会使用更多的试剂。常规化学实验中,教师向学生提供充足的试剂。但是,在绿色化学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合理分配试剂,避免浪费。

此外,在化学实验操作中会遇到更多对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通过实验和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了解哪些化学物质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此时再向学生渗透绿色化学知识,可以促使他们认识绿色化学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绿色化学意识。

3、采用小规模实验教学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如果让学生使用专业的化学实验设备,将会产生浪费,难以达到绿色化学的目的。所以,教师可以用小实验来教学生,这里的小实验不仅仅是小实验,小实验也是小设备。如传统化学实验中所用的化学实验仪器,在小实验中就会等比缩小,这样就可以控制学生所用的化学药品、药品等。

七、中学美术老师教育理念简短总结?

一、思想政治方面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质工作,认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领导的安排,工作上兢兢业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职责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以宽容、友爱之心与同事相处,同事间的关系相处十分融洽。

二、教学教研方面

  (一)教学方面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真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美术教育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景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二)教科研方面

  进取参加教科研活动,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实践和探索。

八、白云七中好还是永茂中学好?

永茂中学更优秀

贵阳市永茂中学,原名贵阳市永茂中学,成立于2008年,是由基础教育校区、艺术特长校区和国际教育校区组成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的综合素质教育学校。

贵阳市云城国际学校(原贵阳市永茂学校),是一所在原永茂学校的基础上,由贵阳市白云区人民政府、白云城投集团(国资)、云城教育(国资)联合创办的从小学教育到高中教育的12年一贯制学校。总投资3.9亿元。学校创办于2008年,位于白云区与观山湖区交界处的泉湖湖畔。

九、杜威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杜威,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物、现代教育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包括《民主主义与教育》、《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儿童与课程》等。他认为教育即生活,主张从做中学,并且他反对传统教育以教师中心,主张教育应该以儿童为中心。

(一)教育即生活

在杜威看来,传统教育过于注重让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好各种准备,让儿童整天被动地接受各种知识训练,这让儿童整天处于压抑的状态,不利于他们的天性发展,学校应当把这些活动呈现给儿童,并且以各种方式把它们再现出来,使儿童逐渐了解它们的意义,并能在其中起着自己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即生活:儿童的生长是在生活中进行的,而生活就是在不断发展和生长的。因此他明确提出要以儿童生活为依据设置课程。并且教育的过程就是眼前的生活,而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因此教育要与儿童当下的生活融合,教会儿童适应眼前的环境过好当前的生活。

(二)教育即生长

他极力强调教育者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与交往中学习,使他们的本能和天性得到自由的发展。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就是要求教育者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使教育教学适应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但他认为这种尊重不是放纵,不是为所欲为,“如果只是放任儿童的兴趣,让他无休止地继续下去,那就没有生长’,而生长’并不是一个消极的结果。

(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杜威从实用主义哲学出发,高度重视经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在杜威看经验是个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包含着个体主动地尝试的过程和被地承受结果的过程,它应该既要让学习者获得一些认识的结果,又要增强他们的经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他指出:“教育是对经验的重建和重组,它能增添经验的意义,使人们指导今后经验过程的能力得到增强。”杜威提出“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的目的就是要让学习者从传统的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精神,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探究学习的实践中去,“在做中学”,从经验中学习,不断丰富他们的经验,增强他们对不断变化世界的适应能力。

十、做中学教育理念的提出者?

在做中学"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所提出的"在做中学"这一宝贵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做中学"是杜威(1859-1952)的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杜威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