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招聘问答回车巷人才网

北京2020出生人口?

145 2024-01-14 20:46

人口出生率指某地在一个时期之内(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它反映出人口的出生水平,一般用千分数来表示。2019年1月21日,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数据显示,2018年人口出生率降至10.94‰,较2017年的12.43‰下降1.49个千分点。2019年北京公布的往年出生人口率是多少呢?一起来看看下文。

2020年北京出生人口数量统计,北京出生人口趋势

北京市常住人口减少了多少?哪个区外来人口超过了户籍人口?二人户、三人户、四人户哪种家庭是主流?

北京人口蓝皮书发布:超半数家庭不足三口人

趋势1

外来人口、户籍人口双下降

自1949年以来,北京市人口规模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但2017年最新数据表明,北京市外来人口、户籍人口实现了双下降。

2017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17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794.3万人,与上年末相比减少13.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016年的37.2%下降为2017年的36.6%。全市户籍人口1359.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万人,降幅3%。

从区级人口密度情况来看,2013-2017年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有所下降。东城区人口密度从2013年的21715人/平方公里降低到2017年的20330人/平方公里,降幅6.4%;西城区人口密度从2013年的25787人/平方公里降低到2017年的24144人/平方公里,降幅也是6.4%。

趋势2

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蓝皮书显示,北京市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2010年北京65岁及以上老年人170.9万人,占总人口的8.7%;而2017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237.6万人,占总人口的10.5%。

与老年比例上升相对应的是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逐年下降,所占比例由2010年的82.7%回落到2017年的78.6%。进而人口总抚养比从2010年的21%上升到2017年的27%。换言之,约四个劳动力要养一个非劳动力。

趋势3

超低生育水平格局未变

在人口学研究中,一般把出生率在10‰以下称为超低生育水平。北京市人口出生率自1991年下降到10‰以下,之后再未超过10‰。

其中,1998~2006年出生率达到最低水平,基本在5‰、6‰左右徘徊。2007年以后,出生率有所回升。特别是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出台以后,北京市人口出生率进一步增长,从2015年的7.96‰上升到2017年的9.06‰,但仍没有超过10‰,还是处于超低生育阶段。而平谷区、大兴区出生率则超过了10‰。

北京市人口死亡率基本保持不变,1998~2017年的20年间,稳定在5‰左右。

趋势4

外来人口“环中心”分布在四到六环

蓝皮书显示,全市人口最多的区是朝阳区,常住人口374万;海淀区位居第二,常住人口348万。

同时,这两个区也是吸纳外来人口较多的区域,两个区外来人口规模近300万,占全市总外来人口的近40%。昌平区外来人口规模超过户籍人口,是全市唯一一个人口倒挂的区。

与户籍人口向心化分布不同的是,北京市外来人口呈现“环中心”分布趋势,集中分布在四环到六环区域内,且集聚区不断向外扩展。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朝阳区的高碑店乡、来广营乡、小红门乡、崔各庄乡,海淀区的上地街道、海淀镇,顺义区的双丰街道,昌平区的回龙观区域、沙河镇,大兴区的旧宫镇、黄村镇、西红门镇等城乡接合部区域,外头人口已经超过50%,即外来人口比户籍人口还多,形成人口倒挂。

趋势5

二人户家庭最多且占比不断提升

从城镇家庭户规模来看,二人户和三人户最多,两者比例都在30%左右。近两年二人户比例稍有上升,而三人户比例稍有下降。

下降最多的是一人户家庭,占比从2010年的25.7%降到2017年的21.7%。四人户和五人及以上户所占比重有所增长,四人户家庭所占比重从2010年的8.6%上升到2017年的10.3%,五人及以上户家庭占比从2010年的5.8%上升到2017年的8.2%。

从乡村家庭户规模来看,二人户、三人户所占比重最大。二人户占比从2010年的29%增加到2017年的32.3%,三人户占比则从2010年的26.4%下降到22.1%。

专家:完善计划生育奖励假和配偶陪产假制度

蓝皮书指出,目前北京人口发展面临多种困难和挑战,包括人口较多、调控难度大,婴幼儿照料面临困境、生育率难以大幅提升,人口分布不均衡,高技术人才与创新人才匮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较低,老龄化社会面临巨大挑战,人口对资源生态环境压力加剧等。

蓝皮书主编、北京市委党校研究生部主任、北京社会建设研究会秘书长洪小良表示,北京需要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配套政策的衔接,为生育妇女提供优质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完善计划生育奖励假制度和配偶陪产假制度,鼓励雇主为孕期和哺乳期妇女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和必要的便利条件。同时,合理规划配置幼儿抚育、儿童照料、幼儿园、中小学教育资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