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大概是多少啊???
不算补贴和奖金
国家主席一个月最高可以拿到1250元工资,而最低的办事员的工资是205元
中国国家机关干部的工资曾经历过三次改革,时间分别是1958年、1985年和1993年——由军事共产主义供给制转到以级别定工资的职务等级工资制再转到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
的结构工资制。
1993年8月19日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家干部变为公务员后,改变过去的以级别定工资为职务级别工资制,即按不同职能,将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分为四个部分: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旦森,其中,以模宴亩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为主体。这次工资制度改革同时确定机关与企业、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工资制度。机关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与企业相当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大体持平。
职务工资是按公务员的职务高低、责任轻重和工作难易程度确定工资标准,每一职务档次设若干工资档次——少则3档,主要是主席、副主席和总理一级的,多则8档。同一职务分档使公务员可以在不提升职务的情况下,实现正常的晋级升资需要。
级别工资则是按祥备公务员的能力和资历分成15个级别确定工资标准。一个级别设置一个工资标准,最高一级为470元,最低一级为55元。级别工资使得公务员可以通过不提升职务、只提升级别提高工资标准。
除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外,公务员的工资中还包括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两部分。在1993年的工资制度改革后,所有公务员的基础工资都是90元,上至国家总理,下至普通科员,没有差别。而工龄工资目前的标准是,工龄每增加一年,工龄工资增加一元。
如果按照国家规定的职务级别工资制的工资标准,国家主席一个月最高可达到1250元钱,部长的月工资最高可达1050元,处一级的工资水平最高为620元,科员、办事员当然就更低。当然,这里所说的工资是不包括奖金和各种补贴的。
参考资料:
跟社会平均工资差不多。
其实国家公务员的工资不比企业的员工工资高多少,甚至有的还不如企业里多数工人工资,但是为什改游么现在的人还要拼命向里面挤呢?关键是公务员手中有权。老百姓核悉销干点什么都需要公务员的审查批准监督。所以大家陆慎对公务员的追求达到了一个已经疯狂的地步。其中原因大家都明白,工资条上的工资多少不是主要的
今年刚开始实行的公租胡务员法有明确扮正的规定!
公务员的工资由 基本工资 奖金 津弊缺拦贴 补贴四部分组成!
不多也不少
文革前中国的行政级别划分二十四级,具体是怎么划分的。
行政级别共分23级。其对应的职务分别如下:
23级正排准连,22级副连,21级正连
20级准营,19级副营,18级正营
17级准悔闭缓团,16级副团,15级正团
14级准师,13级副师,12级正师
11级准军,10级副军,9级正军
8级准兵团,7级副兵团,6级正兵团
5级准野战军,4级副野战军,3级正野战军
1、2级是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设立的
一级工资700余元,三级工资400余元,十级工资200余元,十七级工资97元。
需要说明的是军队干部比地方同级别干部的工资高拿一级。如十七级地方工资97元,部队是114元。主席只拿三级工资,促使了一批如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老帅们也拿三级工资。据说只有个别人拿了一级工资,如宋庆龄等。
扩展资料:
文革区间:
1956年6月1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32次会议通过《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改革,它奠定了此后长达30年之久的劳动工资制度的基础,同时对新中国“吏制”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此“级别”成为中国除农民以外各类社会人群政治经济生活排序的重要标准
老的行政级别是55年取消供给制后为干部制定的工资政策,与军衔、职务无直接关系态兄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确定干部的行政级别当然离不开干部的职务和贡献。
职务与级别
(一)国家主席:一级;
(二)国务院总理:一级;
(三)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四至二级;
(四)部级正职,省级正职:八至四级;
(五)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十至六级;
(六)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十三至八级;
(七)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十五至十级;
(八)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十八至十二级;
(九)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二十至十四级;
(十)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二十二至十六级;
(十一)科级副碧模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二十四至十七级;
(十二)科员:二十六至十八级;
(十三)办事员:二十七至十九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行政级别
1956年国务院明文规定军地级别对应关系:
1)行政1--3级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大元帅(国家级正职)。
2)行政4级是十大将,国家副职。
3)行政5--7级涵盖大军区,部,省,兵团,司级的正副职,对应上将,中将军衔。
4)行政8--10级为少将正,副军级,正厅,正地级。
5)行政11--13级为正,副师级,副厅,副地,正处,正县级,对应军衔为大校,上校。
6)行政14--16级为正,副团级,副处,副县级,对应军衔中校,少校。
7)行政17,18级为正,副营级,正科级,对应大尉军衔。
8)行政19,20级为正,副连级,副科级,对应上尉军衔。
9)行政21--24级为正,副排级,科员,办事员,对应中尉,少尉,准尉军衔。
到1965年取消军衔制,当时正部长级为行政4级,与大军区正职平级。正省级是行政5级,与正兵团级平级。正军级定为行政7级。
扩展资料:
文革前军队级别与地方行政级别对应分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62年前, 这一阶段军队与地方干部级别一一对应,即部委与大军区同级,大军区军衔是大将,部委级别上限是四级;兵团级是上将,省级上限是五级(省级分大省和小省)。
1956年国务院发文规定,军队职级:大区正职、大区副职、兵团正职、兵团副职、准兵团职、正军职、付军职、准军职、正师职。地方对应级别:三级(国家级)四级(正部级)五级(正省级)六、七级(小省正省级)八、九、十、十一级。
1956年国务院 54号文规定:地方职务级别如下:部委级上限四级,下限八级;省级上限五级,下线九级;地级上限十级,下线十三级。1957年国务院33号文规定,军队师级以下与地方级别对照如下:正师级11级,副师级12级,准师级13级,正团级14级,副团级15级 ,准团级16级。
1962年为支援地方工作,军队转业干部级别高套一级,即在1957年国务院33号文基础上向上套一级:正师级10级,副师级11级,准师级12级,以次类推。第二阶段1965年后军队取消军衔制时中将以下,全部在1962年的基础上高套一级,也就是说这时的军队级别比56年地方干部同级高套两级。
这才有了少将七、八级,大校九、十级。为缩小这一差距,1965年地方地厅以下干部大部分向上调一级,但十级以上不动,这才有新十级老十级之分。也就是说地方上的准军级以上干部没有动级别,比军队同级干部少两级。
文革前行政级别的划分。1956年6月16日,国务院伍链辩全体会议第 32次会议通过《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改革,它奠定了此后长达30年之久的劳动工资制度的基础,同时对新中国“吏制”产生了深刻影响,
从此“级别”成为中国除农民以外各类社会人群政治经济生活排序的重要标准。老的行政级别是55年取消供给制后为干部制定的工资政策,与军衔、职务无直接关系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确定干部的行政级别当然离不开干部的职务和贡献。
行政级别共分唤备23级。其对应的职务分别如下:23级正排准连,22级副连,21级正连,20级准营,19 级副营,18 级正营,17级准团,16级副团,15级正团,14级准师,13级副师,12级正师,11级准军,10级副军,9级正军,8级准兵团,7级副兵团,6级正兵团,5级准野战军,4级副野战军,
3级正野战军,1、2级是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设立的。一级工资700余元,三级工资400余元,十级工资200余元,十七级工资97元。需要说明的是军队干部比地方同级别干部的工资高拿一级。如十七级地方工资97元,部队是114元。
后来因为毛主席只拿三级工资,促使了一批如政治局常委、军委 副主席、老帅们也拿三级工资。据说只有个别人拿了一级工资,如宋庆龄等。此干部级别自 55年制定后,在61~64年间,对个别定级时偏低的干部作过一次调整(长一级),
以后一直未变。高干的概念:13 级以上是为高干,到文革后期以后由于生老病死等原因高干人数减少,在高干队伍中又增加了腔缺一个14级。干部级别在当时生活中被经常运用,中央文件传达到县团级,不只指县团职以上干部,而是17级以上干部都要去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行政级别
文革前行政级别的划分:
1956年6月1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32次会议通过《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改革,它奠定了此后长达30年之久的劳动工资制度的基础,同时对新中国“吏制”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此“级别”成为中国除农民以外各类社会人群政治经济生活排序的重要标准
老的行政级别是55年取消供给制后为干部制定的工资政策,与军衔、职务无直接关系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确定干部的行政级别当然离不开干部的职务和贡献。行政级别共分23级。其对应的职务分岁颂别如下:
23级正排准连,22级副连,21级正连,20级准营,19级副营,18级正营,17级准团,16级副团,15级正团,14级准师,13级副师,12级正师,11级准军,10级副军,9级正军,8级准兵团,7级副兵团,6级正兵团,5级准野战军,4级副野战军,3级正野战军,1、2级是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设立的
拓展资料:
中国行政级别采用行政五级划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司厅局级、县处级、乡镇科级,各级分为正副职。中央部委的等级即平常大家所说的“国、腔掘部(省)、司、处、科”五级。除国家级以外,其他四级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地方三级行政划分。 常乎圆郑见的股所级(股级)是介于副科级和科员之间的职级,是一种习惯的称呼,属于地方行政级别。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行政级别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山宽、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序列分为: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一级科员、二级科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国家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和职责设置公务员领导职务、职级序哗旁列。公务员领导职务根据宪法、有关法律和机构规格设置。
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股所级(股级)属于县区设置的领导职务,是一种没有级别的管理层级(相当于一级科员)。将县区级机关内设机构名称乱唯橡统一为“股”或办公室,规范设置县区“股所级”这一没有级别的管理层级 。
股级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以及地方法规设置的,如《黑龙江省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规定》中设有股级
文革前行政级别的划分
1956年6月1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32次会议通过《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改革,它奠定了此后长达30年之久的历铅劳动工资制度的基础,同时对新中国“吏制”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此“级别”成为中国除农民以外各类社会人群政治经济弯散生活排序的重要标准
老的行政级别是55年取消供给制后为干部制定的工资政策,与军肢闹好衔、职务无直接关系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确定干部的行政级别当然离不开干部的职务和贡献。行政级别共分23级。其对应的职务分别如下:
23级正排准连,22级副连,21级正连
20级准营,19级副营,18级正营
17级准团,16级副团,15级正团
14级准师,13级副师,12级正师
11级准军,10级副军,9级正军
8级准兵团,7级副兵团,6级正兵团
5级准野战军,4级副野战军,3级正野战军
1、2级是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设立的
一级工资700余元,三级工资400余元,十级工资200余元,十七级工资97元。
需要说明的是军队干部比地方同级别干部的工资高拿一级。如十七级地方工资97元,部队是114元。主席只拿三级工资,促使了一批如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老帅们也拿三级工资。据说只有个别人拿了一级工资,如宋庆龄等。
此干部级别自55年制定后,在61~64年间,对个别定级时偏低的干部作过一次调整(长一级),以后一直未变。
高干的概念:13 级以上是为高干,到文革后期以后由于生老病死等原因高干人数减少,在高干队伍中又增加了一个14级。
干部级别在当时生活中被经常运用,中央文件传达到县团级,不只指县团职以上干部,而是17级以上干部都要去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