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的存在快乐教育吗?
存在,我是90后,自己就是国内当时风靡快乐教育的收益者。我的小学和初中时光都十分快乐,而且成绩名列前茅,考上重点高中。到了高中才接受的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在那之前,我一直都接受的是快乐教育。快乐教育不是说学习可以不努力,而是把努力的这个过程变快乐,因为快乐所以更加有动力学习。
我到现在还记得我初中的英语老师不是让我们死记硬背,而是表演话剧,开party来强制进入语言环境说英语。小学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补课,我当时喜欢学什么就学什么,学了珠心算小学就考出珠心算二级,心算四位数内一堆数字加起来,两位数×三位数。还参加了很多绘画比赛,得了很多奖。无论是英语还是珠心算还是绘画都画了很多时间,下了很多苦工,但是这个过程并没有像那些被逼着学钢琴的孩子那样痛苦,因为是我自己要学的,自己喜欢的,我的记忆里学画画沉浸在美感里的快乐远超过孤独,学珠心算的成就感远超过练习的枯燥,学英语的新奇感远超过记单词的痛苦,这就是快乐教育的意义!寓教于乐,自由发展。
不是学习不用下苦功夫,是让学习中得到的快乐远超过付出时的痛苦,这样才能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去,任何正常人都不是受虐狂,谁能一直一天到晚做一件令人痛苦的事呢?让快乐超越痛苦的教育才叫快乐教育,不是啥补课提分为了家长的面子学才艺,而是找到自己真心喜欢的事,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是学成一个做题机器,而是把孩子当成一个有灵魂的人来对待。现在的补课就好像把孩子当一个工厂流水线上的零件。教育就扯上阶级。人生来平等,说快乐教育是骗局的是资本入侵教育的“洗脑”言论,和现在的“消费主义”买奢侈品是一样的东西。
二、信息教育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对话
科学有效地推进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美国教育技术20年政策解读及启示
三、快乐教育真的是骗局吗?
当然是骗局,学习有时候就是违背自我意愿的,学习本来就是辛苦的,不然为啥古人要头悬梁锥刺股。学习本来就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为了学更多的东西,只能刻苦。哪有知识在轻轻松松的状态下进入大脑。韦神那么厉害也是从小做题做出来的。天才也不可能不学习就能成为牛人,只不过比普通人用更少的时间取得更大的成绩而已。
四、快乐学习,这个教育机构如何?
不是很好,养家糊口应该没问题。
1、刚毕业或者即将转行进入这个行业的先提醒一下,这个行业最好的入职时间是上半年,最好是3、4、5月份,这时候正值中高考,急需人才,因此不太会挑剔人才,但前提你要能教学生,而不是什么都不懂。
2、老师的工资应该是三类人中最低的。其他两类就是学习管理师(帮忙安排课程和解决老师和家长之间问题的)和学习咨询师(一般忽悠你进来报班或者学习的)。老师正常只能拿到课酬费的20%-40%,但刚进来的,你就别想了,你要等其他资深老师把肉吃完了,你才能喝点汤,也就是只能拿20%。可能有人算术不好觉得20%很多,稍微说明一下,就是一百块课酬费你只能拿20元,其他的是你帮学习管理师和咨询师挣的。而且还不够,你还要处理学习各种学习问题,比如学习反馈,开家长会之类的,还要一天上10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的的课,有时还不能请假,因为没有上课你就没有课酬。
3、一般不太推荐刚毕业的人进来,因为能得到锻炼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每天就是上课上课,自我沉淀和学习机会就比较少了,而且等你真正想学的时候发现自己就只会教书而已,人生的路走得越来越窄。
五、什么是快乐教育理念?
快乐教育最早是由十九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提倡的。
英盛观察“快乐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对儿童的教育应当遵循心理规律,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这个观点,对西方科学教育理论的开展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斯宾塞指出:“长期以来的教育误区,把教育仅仅看作是在严肃教室中的苦行僧的生活,而忽视了对孩子来说更有意义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他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快乐的。快乐教育的提出是希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并教会大家通过改善心态来获取快乐。
快乐教育与任何一种教育方法一样,终极目标都是使人获得成功,因为只有成功才能让人感受到快乐。因此,帮助孩子成功是快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快乐教育包含的内容主要有:
1,用兴趣引导孩子快乐学习。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没有笨孩子,只有没掌握方法的父母和老师。
2,引导孩子的好胜心。合理的竞争环境对孩子成长有意,但是需要注意竞争对象需要能比自己强,或者是自己的进步,引导孩子对事不对人,并勇于面对失败。
3,好奇心让孩子自愿学习。好奇心强的孩子,创造力也强。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是成功引导孩子的关键所在。
4,培养孩子的快乐性格。广泛的兴趣、有限制的物质占有欲、亲密的亲子感情、给孩子提供决策的机会和权利、保持孩子生活学习环境的和谐、教会孩子积极调整心理状态。
5,快乐教育的禁区。粗暴尖刻的言语、过分地批评孩子、忽视孩子以及惩罚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把自己的遗憾让孩子来完成、要孩子十全十美。
6,父母要参与孩子的活动。在活动中,了解孩子、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分解目标、以身作则,以增强孩子的耐心和勇气。
7,与孩子共同游戏。游戏是就是孩子的学习,可以增强孩子的记忆力、观察力、语言能力等;玩的感受和想法很重要。
8,倾听孩子的心声。 倾听才能了解,才能建立友谊。
9,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给孩子以目标和信心,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让孩子知道积极的心态能解决问题。
10,激发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和安慰让孩子有信心。敢于犯错误、敢于失败,不轻易否定自己,才是真正自信的孩子。
11,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习惯培养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生活小事做起,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去除坏习惯的初期必须靠强制作用进行约束。
纵观以上种种,其实快乐教育的精髓,是要理解孩子的特性,尊重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给孩子爱、鼓励、约束,让孩子拥有更自信,更快乐的生活,使孩子有能力去面对生活中的磨难,帮助孩子成功。而不仅仅是减轻孩子的压力,给孩子快乐。
快乐教育中的快乐是个广义的概念,它告诉父母和老师:要参与孩子的成长,努力去理解孩子,挖掘孩子最大的潜力,培养孩子全面发展。只有这样的孩子,才是优秀的孩子,才具有成功的潜力。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更快乐的接受教育。
由于我国几千年来的选拔制度,家长和社会习惯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对孩子的学业给予了过多的压力。所以,快乐教育传入我国后,立刻被学业的压力折磨得焦头烂额的老师和家长奉若经典,大家断章取义的截取了快乐的部分,却忽略了家长的责任和义务部分。
快乐教育不是仅仅给予孩子快乐,还需要家长给予孩子关注和约束。任何一个人的生活中,如果仅有快乐,那么快乐也将没有任何意义了,快乐将变得索然无味。
给孩子适合他的教育,关注他,帮助他,鼓励他,并且约束他。这才是真正理解快乐教育的含义。
六、究竟什么是“快乐教育”?
快乐教育,顾名思义,指的是让施教者和受教者都感到快乐的教育过程。
最早是由英国教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中提出。其中涉及到了孩子的性格培养、兴趣引导、积极心态、良好习惯和品德意志等诸多方面。
书,当然是本好书;理念,也是正确的理念。
可为什么曾在中国教育界风靡一时的“素质教育”、“学生减负”等口号,现在鲜有人提及,甚至被诸多家长视为鸡肋呢?
最大的原因是“快乐教育”没有根据中国的教育环境进行合理的“本土化”。生搬硬套和水土不服导致了其被断章取义,成为了一碗毒鸡汤。
中国孩子面临的竞争之大远非英国孩子可以想象,中国家长的压力之大亦非英国家长可以比拟。
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鄙人觉得,中国的快乐教育需要从两个方面改变才能得以实施。
孩子对待学习的认知
中国的孩子天生就面临着过独木桥般的高考,数量庞大的竞争者,严峻的就业形势,巨大的学业压力和心理压力让他们很难自发的对学习产生乐趣。
改变不了大环境,那么只能改变自己。让孩子意识到认真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是精神层面的快乐。
知识的积累需要长时间的刻苦,肉体的痛苦是不可避免,但是可以追求精神上的快乐。
家长对待教育的认知
快乐教育指的是快乐的教育,快乐只是形容词,重点还是在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中国家长需要辩证的看待快乐教育。
一方面,不能沿用以前的传统教育方式,独断教条、严苛体罚、虚伪禁欲等,让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遭受巨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亦不能对快乐教育断章取义,让孩子肆意的放飞,对待学业不闻不问,这对孩子的成长毫无益处。
快乐教育对中国家长而言,就是以平等的方式,引导孩子的健康成长,树立孩子正确的三观,发掘孩子的兴趣特长。
纯粹的快乐教育在中国根本行不通,因地制宜才是“快乐教育”的发展方向。
作者:明思友教 Means Education (meansyoujiao)
七、人口与教育的关系参考文献?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浅析》《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八、如何看待现在中国的快乐教育?
写点对英国快乐教育的观察吧。
只要亲身体验一下英国的11+考试(英国“小升初”考试),就能感受到英国教育分层、阶级固化的客观事实。
在英国,孩子如果想上私校或者文法学校(公立重点中学),需要参加各个学校的11+入学考试。公立学校是不会为孩子准备11+考试,完全需要孩子和家长自力更生。
作为公立学校的孩子,想要突破教育分层的鸿沟,需要家庭在时间和金钱上的巨大付出。
英国公立教育体系对学校的考核是学生在6年级最后一个学期的SATS(Standard Assessment Tests),即毕业统考。
因此在平时教学和练习时,公立学校老师也就比照毕业统考的标准来授课。而这个毕业统考的要求,和私立、文法的11+的入学考试难度,差距可以说是十万八千里。
这些公立学校的娃们,哪怕有天大的本事,没有额外的辅导,也会是10个里面9.9个都考不过11+,剩下的0.1是天才级的,另当别论。
而额外的辅导需要家庭时间和金钱上的付出,这一点又拉开普通中产和贫困家庭的差距。
目前英国的课外辅导费平均约60-80英镑/小时(差不多每小时700人民币),准备一个孩子的11+至少需要花费5000-10000英镑(接近10万人民币)的辅导费。除此之外,家长持续地监督和辅导孩子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有数据显示,2019年,27%的英国孩子聘请了课外辅导私教,这远远高于2005年的18%,在这27%的学生中,很大比例的学生来自于富裕家庭。
对比之下,大多贫困家庭的父母,因为收入低、孩子多,大都没有精力和金钱为了备考“小升初”,而去帮助孩子聘请私教。哪怕这个孩子天资聪颖,他也可能埋没在普遍学风不严谨的公立学校大环境里。
英国大众和媒体习惯于谴责精英私校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加重了社会固化。
但真正造成英国教育分层的原因,其实是公立教育系统对学生的低标准、低要求以及几乎与11+考试脱轨的SATS毕业统考。
这种一味强调 “兴趣”、“快乐”、避免“竞争”及“吃苦”的公立教育,让孩子在知识基础、考试能力及特长技能方面,很难和私立学校的孩子相提并论。
而最可怕的是,这样的教育也助长了孩子任性、缺乏毅力和自律的精神。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得过且过,人生漫无目地,容易放弃。
在一个流动性相对宽松的社会,底层的孩子要想实现人生的逆袭,需要加倍的努力和付出。但如果上升通道障碍重重,而且贫困孩子早已放弃了拼搏的意识,这样的社会阶层一定会越来越“稳定”。
这样的结果,让人不禁怀疑,精英阶层故意如此设计公立教育系统,用所谓的“快乐教育”来忽悠、麻痹大众阶层,以便固定现有的阶级分化,以确保自己后代的稳妥位置。
而且,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一些公立学校的家长经常聚集游行,要求英国政府取消小学期间的所有考试,包括KS1(二年级统考)、KS2(六年级毕业统考),以便还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童年。
于是,“居心叵测”的精英阶层顺水推舟,开始更加迎合“无知”底层家长们“放纵孩子”的要求,从而产生了当前英国公立教育的尴尬现状。
以上评论可能稍显刻薄。但从技术层面讲,公立学校教学与社会激烈的升学竞争间,存在着真实而巨大鸿沟。
前段时间,牛津大学为了回应社会关于牛津、剑桥偏爱精英家庭,隔离贫困家庭孩子的指责,承诺将在招生方面做出“重大改变”,到2023年,四分之一的学生将来自贫困家庭。这将使在牛津大学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比例,由目前的15%,提升至25%。
这似乎显示了英国社会各个方面在为增加阶层的流动性做出巨大的努力。
但是,如果这个教育鸿沟没有填上,即便牛剑再怎么扩招贫困生,也只是杯水车薪。绝大部分有天分的贫困家庭孩子,依然会被淹没在公立教育的染缸里。
九、快乐教育真的能让孩子快乐一生吗?
不能。
快乐教育只能让孩子快乐几年,结果就是孩子的人生在起跑线上就输了。快乐教育本身是西方输出的,被国内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广为宣传,误导了许多的家长,耽误了众多孩子的学业。快乐教育误人子弟。
十、快乐学教育靠谱吗?
靠谱
快乐学的管理体系基本照搬照抄精锐,所有的销售端人才基本都是从精锐引进,教学人才现招。
前期野蛮生长,销售能力强能招生即可,无论学历管理经验多差,这导致有些校区领导管理能力极差,民怨沸腾,怨声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