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回车巷人才网

品德与品格的区别?

146 2024-01-15 07:46

一、品德与品格的区别?

品德:品格德行,被一种个人的品德所激励;也是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或倾向。

品格:除用于来形容“人”以外,还可以用于形容”文学和艺术作品”的质量和风格。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新 课 程 标 准 解 读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段话首先给课程定位,它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与6-9年级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科相衔接。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分两部分,一是总目标,二是分目标。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分目标有三个方面:1、情感、态度、价值观 2、能力 3、知识从以上的分目标看出,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相比,两课的共同点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强调了德育的功能。 三、课程的基本思想 1、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现在课程设置是把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把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这样做就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也是两门课程标准共同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另外要注意,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的“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要从儿童生活中提取。 3、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以儿童自己的生活为课程基础,尊重儿童的生活。尊重儿童不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但是,尊重儿童也决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而是需要通过正确引导而达到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准确理解、对自我的合理把握。为此,课程所追求的不仅是针对性、有效性,而且是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4、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当今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面对他们参与的生活世界,他们的表现既有认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种因素也总是在交互作用中同时发生、同时作用于生活。当一个儿童遭遇到生活中某个事件、某个人时,他不仅在感知认知:这是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个什么人?同时也会产生这是件好事还是坏事、这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的问题。随之而萌发响应的情意、态度,然后是一定的行为。 5、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课程所设计的活动或主题,大多是需要儿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要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结论。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也不排斥接受性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应当相互渗透,面对不同的教学主题做出合理选择。 五、实施建议 按照课时安排,《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每周两课时,已经不是基础教育阶段所谓的“副科”了。并且随着课改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会越来越高。要上好这门课程,应该要树立以下新的观念: 1、教材观。新的教材观应该是:教科书不只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更重要的功能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范例。教材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材是开放的,给教学留下空间,使教师能够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2、教师观。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我是你的一个旅伴,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教师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指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发展,身心健康地成长。 3、学生观。教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有作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才能从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个人的发展,构建起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修炼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人格。 4、教学观。教与学的新观念是:首先要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强调知识的灌输。要善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态度和能力。其次,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与人相处。教学不是偏重单纯的学术能力的提高,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整体性发展。第三,教学要有开放性和活动性。知识的来源并不限于课本,学生周围的人,学生身边的事物都是学习的资源。要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好各种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总之,新的教学观念,新就新在,不是为了教而教,是为了学而教,是以学为中心的教。 小学品德新课堂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确立教学课题、进行学情分析、教材课题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要点分析、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主要环节、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教学过程是新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最核心的内容,它是由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前后步骤或顺序的各个主要活动环节构成的。也称教学程序。一般情况分为导入、新授、总结、拓展四个环节,每个环节又分别包含了不同的、具有一定程序安排的活动内容。从总体上说,新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必须要体现出以下几点一要教学过程活动化。(即体现师生互动交往,把过去那种讲解提问式教学,灵活的设计为学生的多种活动。)二要学习方式多样化。(即既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又要重视他们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要过程设计粗线条化。(这里所说的粗线条,不是指环节语言笼统、简单,而是环节语言要抓关键、抓重点,严格遵循新课堂教学课例提倡或强调的 “大环节要清,小环节要精”。 )每个课例的教学过程主要环节要完整,思路清晰,概括到位。做到了一方面以儿童为主体,以各种活动为媒介,充分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另一方面将儿童现实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不同事件进行综合,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充分体现出品德课程的综合性。

三、教育品德形成与道德形成的原则?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知道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在小学教师资格笔试考试中,德育原则这块知识点尤其重要,它是出选择题、简答题的重要知识点,且是容易混淆和出错的知识点。下面就德育原则进行阐述,希望对想要考小学教师资格证的学生有所帮助。

一、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教育学生时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相结合,同时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如,小学生在读一年级时,让他们学习国旗、党旗, 从小走党的路线。

四、孩子品格教育感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想使孩子有好的品质,就必须从小好好培养。当孩子还在幼儿园时,我们就应注意到这一点。譬如,要求他把大的水果拿给小朋友,自己吃最小的;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等。

上学后,我们又要教育他要关心、帮助他人,不要事事处处总考虑自己的利益等。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性。 

五、课程与教育论中的课程是什么?

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属于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六、教育心理学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第一,研究范畴不同。道德是社会调整人们关系的一定行为准则,是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而品德是社会道德规范通过道德内化的途径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个体现象,属于个性的范畴。在此情况下,道德是社会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品德则属于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第二,影响因素不同。道德的发生、发展、变化都服从和受制于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规律。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受社会现有道德的影响,受社会现实的影响,同时也与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道德实践和道德体验等密切相关。

第三,性质不同。道德具有时代性,它受制于特定时代背景和文化特征。但品德具有个体性,个体的品德不但体现在某一方面、某一时期,而且体现在个体的一系列行为之中,具有较稳定的持续性,偶尔的、突发的道德行为不一定

七、什么是学科教育、课程与教育论?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研究方向是致力于课程、教学理论、教师、课堂、学习问题及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三个方向内容,即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学科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成人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而学科教育专业的研究是突出以学科为基础的实践研究,切实推进我国学科课程与教学改革;通过学科课程统整研究,带动综合理科与社会科课程与教材的开发;通过学科教学行动与实验研究,切实推动学科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学科与课程与教学论的融合,实现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创新。

也就是学科教育专业,更倾向于实践;而课程教学论,则比较注重理论啦(比如说什么教学方法,建构主义之类)。

八、什么是品德教育?

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

九、品德教育包括什么?

学校德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心理健康。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

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可以说,我国德育是一种涵盖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大德育”。 然而,品德的发展,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政治觉悟的提高,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其过程机制相差甚大,不能以一样的手段、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样的原则,来实施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

十、中学品格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中学品格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在当代社会,随着全球化、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的加速发展,中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除了学术能力的培养,品格教育也被认为是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品格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个人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公民。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中学生发展出高尚的品德和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面临道德困境和伦理挑战,品格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坚实的价值观基础,帮助他们在面对诱惑和挑战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此外,品格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学生能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并且有机会与他人合作与沟通。这些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社交成功都至关重要。

品格教育的实践

中学品格教育的实践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堂教育:通过课堂教育,教师可以向学生传递各种道德与伦理知识。教师可以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道德问题,并引导他们形成独立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2. 社区服务: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义工活动、社区清洁等。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学生能够感受到为他人付出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模拟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情境,并从中学习道德判断和行为规范。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情感,并提高他们的同理心。
  4. 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制定相应的规则和行为准则,倡导正直、公平、尊重和合作的价值观。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正能量的成长环境。

品格教育的探索

尽管中学品格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解决。

首先,品格教育的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如何准确评价学生的品格素养,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的评价体系。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探索和研究如何科学地评估学生的品格发展。

其次,如何提高品格教育的实效性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品格教育应该是一种渗透于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教育理念,而不仅仅局限于少数课程或活动中。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品格教育融入到每一个学科、每一个环节中,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品格修养。

此外,家庭和社会对品格教育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品格素养。家庭应该成为学生品格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也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支持学校进行品格教育的实践。

结语

中学品格教育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它的实践和探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