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回车巷人才网

高校教师激励问题的研究意义?

243 2024-04-20 07:54

一、高校教师激励问题的研究意义?

1.有利于教师队伍稳定

高校教师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有职称、住房、科研经费、进修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教师的需要义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相对性。因此人事管理部门要把实施激励和教师的多层次需求结合起来,以此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确保稳定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形成。

2.能强化教师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

在高校教师管理中对教师进行激励,一方面可以使表现突出的教师进一步得到认可、强化他们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增强他们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教师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其他教师找出差距,从而修正和调节自己错误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提高自身素质,自觉履行岗位职责。以此,有效的激励有利于创造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教师队伍氛围。

3.能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有效的激励有利于营造一个不断进取创新的群体氛围。在这种氛围下,能够激发教师的创造性,使创造潜力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育行动研究与教育叙事研究区别?

教育行动研究(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和教育叙事研究(Educational Narrative Research)都是教育领域的研究方法,它们在研究目的、方法和理论取向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旨在改进或解决实际教育问题。它强调教师和实践者主动参与研究,通过反思和实践来改进教育实践和提高学生学习成果。教育行动研究通常使用定量和定性混合的研究设计,采用可变控制的实验或自然实验方法来评估教育干预的效果。

教育叙事研究则侧重于通过叙述和故事叙述的方式来探索和理解教育经验和教育实践。它关注教育主体的个人经验、故事和主观理解,旨在探索个体和群体的感知、生活经历和意义的构建。教育叙事研究通常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如个案研究、访谈和文本分析,以获取深入的理解和揭示教育故事中的意义和主题。

总体而言,教育行动研究注重实践改进和问题解决,强调实证性和实用性;而教育叙事研究则注重理解和描述个体和群体的教育经验,强调主观性和个体意义的构建。两种方法在研究目的、方法选择和理论基础上有所不同,但都对教育领域的知识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贡献。

三、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题主,你去跟北大或清华复旦的校长们去讨论这个问题吧,只是这些大学的门你进得去吗?

四、教育研究目的?

教育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等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以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的本质与目标。教育研究的具体目的包括:

1. 探索教育的本质与规律:通过研究,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2. 改进教育实践:针对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3. 创新教育理论: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教育理论,丰富教育科学的内涵。

4. 培养教育研究人才:通过教育研究活动,培养具有较高教育研究能力的人才,提高教育研究水平。

5. 服务教育决策:为教育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教育政策与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6. 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通过教育研究,发现并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实现。

五、教育叙事研究特征?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或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人们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领悟到教育是什么或者应该怎么做。概括地说,教育叙事研究有如下几个特点。

1.客观性

教育叙事研究所叙述的内容是已经发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对未来的展望,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际发生的客观事实,而不是叙事者的主观想象。

2.情节性

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别的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事件。

3.体验性

教育叙事要有叙事者及事件关系人的情感体验,以产生生动、感人、引起共鸣的效果。

4.反思性

作为一种研究,仅用事例说话是不够的,还应当有作者的反思,并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写作,这样可以增加教育叙事的理性色彩,从而产生“研究”的效果。

下面是一则简短的教育叙事案例,题目叫作《一包口含片》,我们从中可以具体地了解教育叙事研究的上述特点。

面对总是惹我生气的学生,我的方法便是“疾言厉色”地吼叫,可时间长了,便不再有效。

五年前的一天,有位同事在办公室里告诉我,如果孩子们闹得越欢,你的音量就要降得越低,这样没准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按照同事的建议,再次遇到问题时,我就尽量压低声音。这一招果然见效,那几个淘气包似乎因为听不见我在说什么,也收敛了许多,做到尽量不出声。

没费力就把学生们“治”住了,今天我心情特高兴,回到家便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提包准备明天的课。

“什么东西?”我自语道。一个用草纸包着的长方体映入了我的眼帘。不管是什么,拆开看看吧,总不可能是炸弹吧!怀着好奇的心情,我拆开了纸包,原来是一盒金嗓子喉片。谁放进去的?我的嗓子又没病。我的心中画了一大堆问号。

这时,手机响了一声。打开一看,是一条短信:“老师,您看到我在您包里放的金嗓子喉片了吗?我听见您的声音沙哑了,给您买的。——您的学生卢小月。”

我的心为之一动,这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呀!她的心是那样的细,她的眼睛是那样的尖,老师的举动都在她的眼中,都在她的心中……泪水不禁模糊了我的眼睛。

我连忙拿起手机给卢小月发短信:“谢谢,真让老师感动!”几分钟后,一条简短的信息又回复过来:“不客气。”

虽然这条短信之后,我们再也没有交流,但这几行字已深深地植入我的心间。今天这个小小的手段“收获”了一份师生间难得的真情,让我激动不已。五年了,我和孩子们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师生,更多的是朋友,是亲人。也许爱不是用来说的,行动才是爱的最高境界。这一盒小小的口含片,让我坚信最初的选择是正确的,让我更坚定自己的步伐,做孩子们喜爱的老师。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题材

教育叙事通常包含三种基本题材,即教学叙事、生活叙事和自传叙事。

1.教学叙事

教学叙事即教师将某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或课堂教学的某一方面(比如课堂提问、课堂评价、生成性资源的把握和利用等)相对完整地叙述出来。教学叙事不是对课堂教学进行“录像”,不是简单的“课堂实录”。“课堂实录”不能表现教师的反思以及反思之后得到的教学改进策略,而教学叙事则需要将叙事者对教学的理解以及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写入相关的“故事情节”中,用“当时我想……” “现在想起来……” “如果再有机会上这一节课,我会……”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教学改进”的考虑。

2.生活叙事

生活叙事是指课堂教学之外的教育工作叙事。大家都知道,教师的育人活动并不限于课堂教学,课堂之外的教育活动还有很多,比如与学生谈话、家访等。因此,教师的“叙事”除了“教学叙事”,还包括教师本人对课堂教学之外所发生的教育生活事件的叙述,包含“德育叙事” “管理叙事” “社会实践叙事”等。

3.自传叙事

自传叙事就是研究者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每个教师从“新手”到“熟手”,从“实习教师”到“骨干教师”,都会有自己的困惑和反思、汗水和欢乐。教师以“自传叙事”的方式学会“自我反思”,并经由“自我反思” “自我评价”而获得某种“自我意识”。读“故事”的人则可以从这样的“叙事”中了解到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转变,看到他们专业素养和专业绩效的提升。

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无论是何种题材的教育叙事,都将使自己的“专业故事”不再随时间的流逝而流逝,而是以研究的形式保留“历史”,赋予那些看似平凡、单调、重复的教育活动以独特的体验和韵味,从而沉淀一份难忘的人生感悟。

三、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的若干策略

1.要勤于学

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虽然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叙事研究,进行校本科研,不必像专门从事教育研究的人员那样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但并不是说不需要理论,理论的价值在任何方式的研究中都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可以根据研究课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有计划地、深入地、系统地阅读一些教育理论专著和文章,提倡同伴共读,及时交流读书心得,分享学习体会。

2.要敏于事

一些中小学教师常常感觉没有什么可说的话题、可做的课题和可写的东西。这种现象也许是教师长期忙于教学工作、为各种事务所困、对教育问题缺乏敏感性的缘故。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教师有意识地留意课堂现象、关注身边的问题,就可以找到很多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话题。教书育人活动方方面面的内容都可以成为叙事研究的课题。如果能够养成记教育日记、写课后反思的习惯,教师可讲的教育故事就会越来越多,教学也会越来越有意思。

3.要善思考

勤于思考是中小学教师开展叙事研究的根本要求。教师试图发现和讲述自己所遇到的某个教育问题或教育事件时,需要认真思考;当问题或事件发生后,教师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深入思考;对问题或事件的解决过程、解决到什么程度、方式方法如何、总体效果如何等,更需要深刻反思。思考是研究的灵魂。通过叙事研究中的思考,教师不仅可以深刻领会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而且可以从根本上改进教育教学行动。

4.要得于法

教育叙事研究的范围广、主题多样、内容丰富。可以说,教师的教育活动范围有多宽,其叙事研究的领域就有多广;教师的工作有多少,其叙事研究的主题就有多少;教师工作的内容有多广泛,其叙事研究的内容就有多丰富。因此,叙事研究似乎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格式、统一的规范和统一的要求。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叙事研究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教师在开展叙事研究时就更需要体现针对性,发挥创造性,使之产生更为明显的研究效果。

当然,叙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并非可以随意而为,它应当具备一些基本的要素并满足一定的要求。一般而言,这些基本要素和要求包括:第一,有鲜明的主题或引人入胜的问题;第二,有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第三,有解决问题的情境性、冲突性、过程性、复杂性以及对故事中有关角色的描述;第四,有解决问题过程中及过程后的反思;第五,有通过理性反思所获得的经验或教训,以及对所蕴涵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提炼和升华。教师如果掌握了叙事研究的这些基本要素和要求,并经常加以运用,就一定会不断提高教育叙事的研究水平,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六、考研教育研究方法?

考研教育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分析、整理相关的书籍、论文、报告等资料,了解研究领域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

2. 实证研究法:通过对实际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实证研究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

3. 比较研究法:通过对不同国家、地区、学校、教师、学生等进行比较,找出其异同点,从而揭示教育现象的规律。

4. 历史研究法: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进行研究,揭示教育现象的发展过程和演变规律。

5. 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具体的教育实践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揭示教育现象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6. 理论研究法:通过对教育理论进行深入探讨,构建和完善教育理论体系。

7. 数量研究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教育数据进行分析,揭示教育现象的数量关系和规律。

8. 质性研究法:通过对教育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和解释,揭示教育现象的内涵和意义。

9.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教育现象进行综合研究,揭示教育现象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10. 反思研究法:通过对教育实践和研究的反思,提高教育研究和实践的质量。

七、课程教育研究 核心?

课程教育研究是核心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系内蒙古社会科学联合会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和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联合主办,面向国内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

本刊突出反映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和新经验,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新思路、新特点。以"科学、新颖、实用、交流"为办刊目标,系国际性、学术性、综合性的教育研究类刊物。

八、教师教育研究期刊?

是北大核心同时又是cssci来源刊,是一个不错的刊物,双月刊,每期文章不多,因此很难发。评职称肯定是算的。 但是,这个刊物假的比较多,曾经看到过假刊——封皮等信息和真的一模一样,需要小心。它的投稿好像是纸质的,如果是发email投的就得谨慎一点儿了。

九、小学教育研究期刊?

《小学教学研究》《小学教学研究》是江西教育出版社主办的刊物。1980年创刊,以研究小学语文和数学教学为重点,适量研究小学思品、自然常识、历史、地理、体育、音乐和图画等学科的教学工作,根据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研究教学方法、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传授教学信息、报道研究成果,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它以小学教师、教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

以研究小学语文和数学教学为重点,适量研究小学思想品德、自然常识、历史、地理、体育、音乐和图画等学科的教学工作。

根据小学各科教学大纲,分析典型教材,报道研究成果。

十、教育叙事研究步骤?

选题:确定需要研究的教育相关问题或话题。

收集数据:通过采访、观察、文献资料等方式收集数据,以获取在选题范围内的叙述性材料。

分类编码: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编码,根据研究问题构建分析框架。

分析数据:通过对分类编码的材料进行分析,从叙述性数据中提取模式、主题、主张等结论。

解释结果: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